珍珠粉的加工方法.珍珠粉的营养成分及其加工方法
碳酸钙是珍珠粉的最主要成分,含量一般在90%以上。很多以珍珠粉为主要原料的化妆品在宣传时,会以此作为主推的亮点。没错,钙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是组成骨骼、牙齿的基本成分,还参与了人体很多关键的生理过程。
不过,想要通过皮肤来吸收碳酸钙,难度很大。皮肤位于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多层结构组成。最外层由5—10层已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组成。它们彼此交错排列,已经脱水,角质层十分坚韧。此外,角质层的表面还有一层由脂肪酸、氨基酸等物质构成的薄膜。这种薄膜就连水分子也很难通过——你就算在游泳池里泡上一整天,也还是会感到口渴。
珍珠粉所含微量元素在0.05%到1%之间,包括铁、铝、镁、锌、硒、铜、锰、锗、钾和锶等。这些元素体内发挥各自扮演了重要角色,不过和珍珠粉的其他成分一样,微量元素的摄入同样存在效率问题。何况,珍珠中并没有什么罕见成分,只要做到饮食均衡,我们就可以摄入到充足微量元素。根本无需大动干戈,外敷珍珠粉。
硬角质蛋白是珍珠的另一种主要成分,含量大约在2%~8%之间。人的指甲就是硬角质蛋白的一种。在传统的珍珠粉生产工艺中,一般是先将珍珠在水中煮沸多日直到其软化,然后再在水中磨细或直接将珍珠加水用粉碎机破碎后再用球磨机在加水状态下粉碎,然后烘干备用。这个过程并未对珍珠粉的各种成分进行额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硬角质蛋白想要被透皮吸收实在难于登天。
珍珠粉是由珍珠加工而成,对珍珠粉的加工方法,《中国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均采用传统的水飞法制备珍珠粉。由于目前珍珠粉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损耗率大,并且不易控制微生物的污染。为此,各地出现许多珍珠粉的加工新工艺,先将珍珠粉的几种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球磨粉碎法
将珍珠轧碎成颗粒后,置碱水中侵泡。洗去油污及附着物,再用清水漂洗至中性,沥干。置球磨缸内,加入适量蒸馏水,球磨。取出,置方盘中均匀铺层,置电热恒温箱中140-160℃烘至干燥。取出放冷,于密闭式振动筛中过筛。
特殊加工法
据《中成药》1998年第5期报道,上海中药制药厂二厂钱涌等通过比较,上述几种加工方法除机械法粉碎的口感、色泽方面较差外,其他均可。这主要是机械粉碎法利用了剪刀力的作用,而缺乏研磨和颗粒碰撞的粉碎作用。从粉碎条件来分析,传统法和球磨法必须在恒温20℃左右的环境中操作,否则由于水飞再加上时间较长,极易引起珍珠粉产生异味。从设备要求来看,除气流粉碎法需要配备价格昂贵的分级分离器外,其它加工设备均较为简单、价廉和易操作。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加工法均能满足美容和药用的需求。
机械粉碎法
将珍珠淘洗后,置碱水中搓洗,去处油垢,再用清水漂去碱性,沥干或纱布揩干水分,置盘中均匀铺成,然后置恒温烘箱中以120160℃高温烘烤。待珍珠表面呈黄色有爆裂声时,切断电源。冷至60-70℃是迅速取出,称热用粉碎机粉碎,再入烘箱中烘热,并研细过筛。
纳米化粉碎法
主要是高温高压爆裂法(应用于2004年)和全低温纳米研磨法(2008年问世的新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可将珍珠粉碎至100纳米以下,形成纳米珍珠粉。
气流粉碎法
取已粉碎成近200目的珍珠粉,置气流粉碎机中粉碎,采用分级收集装置收集,对未达到要求的粉可继续往复粉碎,直至达到规定细度范围。
传统粉碎法
取珍珠洗净,用纱布包好,加豆腐(1:1)与水共煮2小时。取出豆腐洗净,晒干,研细,用冷开水水飞至细。取出,放入铺好纸的竹筐内,晒干或烘干,再研细。
震动混练粉碎法
取经碱水浸泡和漂洗至中性,并干燥灭菌的珍珠,置震动混练机内粉碎,根据细度要求预选不同的粉碎介质,利用其振动磨练原理,使其起到粉碎作用,达到要求的细度。